项目案例 | “小事件”盘活大社区

图片


这天,护水队的“一枝花”——覃大哥,为了上午能去参加清源行动,凌晨三四点就和老伴早早下地,提前把农活忙完,准时加入到清理河道的队伍中。不仅自己清源,他的两个小孙子,他的邻居,也被他带动参与其中。

在临石村,像覃大哥这样的热心人还有很多,然而,三年前,当我们这些“外来人”刚进入临石村,曾一度被当作骗子、搞传销的。

如今,村民建立了自己的护水队,每月至少组织2次义务清源,不知不觉竟坚持了3年。而且,护水队已不满足于简单的河道清理,她们还针对垃圾问题,主动提出解决方案——垃圾分类、堆肥回田,从源头减少河道垃圾量。


改变是如何发生的?

临石村位于成都郫都区唐元镇西南,地处柏条河与柏木河之间,属国家一级水源保护区,是成都重要的饮用水源地。一方面,农村生产生活导致的面源污染是水源保护的重要威胁;另一方面水源保护地的种种规定又限制了村庄发展。在此背景下,2015年应当地镇政府邀请,成都城市河流研究会(以下简称河研会)进入临石村开展项目,试图探索以村民为主体推动水源保护与生态乡村发展的路径。



▌从村民角度出发,建立信任

河流保护是一个公共议题,如何让河流两岸的村民对公共事务感兴趣,并且能主动且持续的参与,一直是个难题。

河研会在农村社区深耕十几年,发现推动村民参与公共事务,最基础也是最核心的是从村民出发,从利已角度让村民感兴趣并建立与环境的联系。

对于村民来说,河流保护议题涉及到个人生活、能力提升、社区公共事务、经济发展等一系列问题。河研会站在系统性角度,跳出较专业的面源污染议题,始终坚持“是否与村民生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是否对切实解决村民环境改善需求有所帮助”两个核心点,从学习,到实践,将河流保护议题“拆解”到与村民息息相关的生活中。

#生态学习#结合机构在环保技术上的多年积累,河研会在进社区前,对村民生活状况和需求进行了充分调研分析,设计了农药超标、健康与环境、食品安全与生活、饮水安全、污水处理等主题的生态参访,让村民切身感受到河流保护与自己的关系。

1.jpg

△ 参访生态农场

参访中村民感触颇多,有了更多反思和疑惑。对此,河研会配合开展了系列工作坊,如河流观察、垃圾堆肥、生态农业、生态食材制作等。帮助村民从自身利益出发,逐渐对生态、环境有了相对整全和多层次的理解,能够把居所-土地-河流-垃圾放在一个系统来看待。

2.jpg

△ 参访上游的紫坪铺水库

3.jpg

△ 参访垃圾分类示范点

此外,河研会还鼓励村民将实践和感受表达出来,协助他们注册了公众号,开展了各种实用技能培训,如:微信使用、如何拍照、如何讲故事等。

4.jpg

△ 认真学习技能


5.jpg

△ 学习使用水质监测的方法

#生态实践#在生态学习过程中,随着村民知识和实践的不断积累,眼界越来越宽,对生态议题的兴趣也越来越大。专业上的发展,给村民不断深入的激励,也持续改变着村民的态度。

紧接着,村民骨干主动提出生态实践的想法,比如修建解决家庭污水的人工湿地、处理农田生产垃圾的堆肥池以及与健康、食品安全、土地紧密联系的生态农业等。生态设施的建设和运营,不仅增强了村民骨干对生态理念的理解和认可,更成为传播生态理念、发展生态村民骨干的有效途径。

6.jpg

△ 护水骨干集体参与修人工湿地

比如江大姐家在修建生态设施中,河研会技术人员会就每个步骤和他们仔细讨论,解释原理,现场手把手示范技术细节,并根据他们生活习惯做方案调整。由此,村民不仅学会了如何使用,还不断加深对生态环境与自身关系的理解。设施修好后,村民自然而然转变成使用者、管理者和传播者。

而周边邻居从刚开始“看稀奇”到后面羡慕,慢慢理解了环保行动,不再嘲笑他们是“捡垃圾、没事干的”。后来,在参与河道清理和垃圾分类过程中,江大姐周边的村民都成了积极参与者。

7.jpg

△ 村民参与修建堆肥

生态农业则是为了回应村民多元生计需求的重要探索,也是保护水源、解决农村面源污染中的重要一环。有了前期工作铺垫,一些村民对生态农业产生浓厚兴趣,河研会便为他们提供学习机会、链接外部资源,推动他们成为重要的示范力量。

8.jpg

△ 护水队参加中国社区生态农业CSA大会

通过这一过程,临石村逐步涌现出十多名村民骨干,正是他们,后来自发成立了临石村护水队。

#生态接待#是在生态学习和实践基础上,拓展出来的新的探索,生态接待增加了村民与外界交流机会,也激发村民更多兴趣,如:村民在生态接待中开发出了环保墙绘、生态农耕体验、生态设施解说、品尝生态食材、体验米糠洗碗等特色生态活动。村民用质朴的语言、真挚的情感分享他们对生态和环保的理解,以及他们的变化。真实而生动的故事打动了很多参访者。

9.jpg

△ 游学学生帮村民卖菜


▌个体到公共意识,转变是如何发生的?

随着知识和实践的不断增加,村民的态度也在变化。特别是生态接待增加了村民与外界的互动,也成为村民从利已角度向公共视角转变的引子。但只有引子还远远不够,需要更多公共意识的“刺激”。为此,河研会开始尝试从公共议题切入,营造公共文化,打造公共空间,同时寻找政府、媒体、学校等多元力量的支持,持续激励村民主动参与社区公共事务。

#公共议题#通过生态学习和生态实践,部分村民萌发出环境意识,有了关注社区公共事务的想法(特别是问题最严峻的河道垃圾问题),开始自发开展清源活动,却“出师不利”被村民笑话是捡垃圾的。

△ 村民志愿清理河道

此时,河研会意识到需要给予他们充分的支持以保护刚萌发的、来之不易的公共意识。为此,每次学习结束后,河研会先以外部身份召集大家一起清源,来减缓村庄舆论带给他们的压力。而将学习与参与公共事务结合在一起的方式,又潜移默化地巩固了村民骨干的公共意识。

#公共空间#在离成都饮用水水源柏条河只有150m的地方,当地村民捐赠了一处老房子的10年使用权,在公众筹款和招商局慈善基金会的资助下,改建成临石村水环境中心。公共空间增加了村民聚会、学习的机会,社区氛围越来越活跃。

12.jpg

△ 村民捐赠的老房子

13.jpg

△ 村民一起动手维护空间环境

14.jpg

 临石村水环境中心

#公共文化#在临石村,村民用护水诗歌、小品的方式来表达对家园的爱护,展现低碳友好的生活方式,还清流于大海的梦想。胡大姐说:“每次一起清理河道,就特别开心,就像一个聚会,边劳动边摆龙门阵”。后来清源行动就变成了清源聚会,还有了共同口号——护水就是护家园。清流文化的公开表达不仅增强了护水队的自豪感,也更容易吸引其他村民的关注。

15.jpg

护水故事被写入唐元小学乡土教材——《清流环保实践课程》中,更是一件里程碑式的事件。村民不仅感受到护水行动能守好绿水青山,还能为下一代的教育和未来做出贡献。

16.jpg

△ 清流环保教材&生态设施旁上环保课

#公众认可#从个人领域走到公共领域的过程非常艰难,不仅要持续营造公共意识的氛围,还需要有外界的肯定。除了在外部参访中不断肯定和自豪感外,政府部门,特别是与村民接触最多的村两委、当地镇政府对行动合法性的肯定,显得尤为重要,再加上媒体的广泛报道,更加坚定了他们参与公共事务的信心。

17.jpg

△ 政府与媒体的关注和肯定

▌从个人到团队,如何让村庄一起行动?

行动中,河研会也不断回顾最初目标——整个水源地能得到有效保护。河流保护具有公共性和流域性的特点,需要河流沿线村民集体行动才能实现。

随着村民逐渐理解河流保护的价值和意义,一些认可生态理念且愿意参与公共事务的村民,开始走到一起自发以小组形态去关注家园保护,临石村的水源保护工作也开始进入新阶段。

#从小组到组织#但几个人的力量还远远不够,需要将自发形成的松散小组转变为有规范、有管理、有目标、有效率的组织化团队,发挥团队力量去撬动更多人关注水源地保护,所以就有了临石村护水队的组建以及持续的行动。此后,村民发现自身关注的社区生态农业、公共事业等议题,都需要以组织的形式去对接市场、与村委会及政府部门合作及对话、或自发寻找解决方案,来争取更多资源。

自组织培育,是随着河研会从技术型机构转型为社区发展机构过程中,非常关注、也一直在摸索的议题。2017年在招商局慈善基金会支持下,护水队有了一笔公共资金。村民在公共资金使用过程中逐渐完善了分工与协作,慢慢有了组织化概念,建立了规章制度,并能更独立地与政府部门、游学团队开展合作,逐渐向真正意义上的组织化转化,也在实践中逐渐稳固,在水源地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

18.jpg

△ 护水骨干参与能力建设培训

今年河研会还参加了招商局慈善基金会资助成都蜀光社区发展能力建设中心开展的能力建设项目,“参与式方法和社区调查”、“协助者技能和社区组织”、“社区发展项目管理与实施”、“参与式评估”等一系列主题培训,有效提升了机构开展社区工作的能力,也给了河研会更多新思路。

19.jpg

△ 河研会参加培训

河研会逐渐认识到,护水队以组织化的形式参与到乡村治理和环境保护,原来很大程度得益于资金使用权回到村民手中。接下来,随着村民具备一定的生态理念和公共意识后,河研会将尝试建立社区基金以多元的方式实践水源地的保护。

后 记 

水源保护地生态乡村的转变工作细致而缓慢,临石村护水队还只是一颗稚嫩的种子。我们期待这颗种子能在水源地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在河流沿岸建立起生态乡村保护带,实现社区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